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百万播放量的手绘视频是如何诞生的

大学生传媒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 2022-07-15



近日我校文法学院的手绘视频团队制作的《手绘中国航天突进史》在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半小时内播放量突破50万次,随后强国论坛官方微博、我校官方微博等接连转发,同时,视频还在QQ空间、微信平台展播,反响热烈,广受好评,截至2019年5月4日,视频播放量超过160万次。此外,视频还获人民网强国论坛、中青网、新浪网、大江网以及我校官网报道。


先来看看究竟何等的视频可以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呢?



如此富有新意的视频又是出自哪路高手之手呢?


▲ 主创合影(由左至右:孙恩龙、李博聪、刘丹、罗会彪)



但是看完视频的小编仍不满足,于是特地联系了这个视频团队的主创人员,了解了不少视频制作背后的故事。


1为何会想到做这个视频?有什么契机吗?


我们团队(文法学院手绘创意视频工作室)一直在计划推出新的作品,但选题一直是我们的困扰,因为主题决定着内容而内容是决定视频本身质量和关注度的重要因素。恰逢其时,我们从团队指导老师刘阳老师处得知,学校拟举办航天日系列活动,于是,“中国航天日”成为了我们的选题之一。经过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航天日”的手绘主题,首先可以响应学校关于开展“中国航天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的号召,作为我校学子理当尽己所能,发挥优势,贡献一份力量;其次,在我们看来“航天”一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话题,不仅有“逐梦”星空的理想与浪漫,而且总能点燃我们的爱国热情、唤醒民族自豪感,制作这样一则视频,十分有意义。



2这么好的视频应该付出了不少精力,你们是如何策划,怎样制作的呢?想通过这个视频为我们传达些什么?


确实是这样,短短五分钟的视频我们所花费的制作时间长达半月有余,因为我们作为学生首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对于各位主创而言,课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此外有些同学还需要兼顾学生干部工作和一些课外活动,因而我们都是尽可能挤出课余时间、双休日甚至休息时间来进行视频制作。

“航天”主题手绘不同于以往的“推普”、“宪法”系列手绘视频,与我们学院专业有互通之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为是教育宣传性质的视频,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无误,所以在策划阶段我们决定从中国航天发展史的角度切入,力求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考,经得起推敲(包括每颗卫星、每艘飞船对应的运载火箭、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每一份文件的名称等等)。

整个视频的制作环节包括撰写文案脚本、分镜脚本、手绘摄制、配音和剪辑,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充分沟通,以保证创作思路的连贯和一致。

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对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仰之弥高,由衷敬佩。视频之所以取名为“中国航天突进史”,是因为我国的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而今天在世界上已经居于领先地位,几十年间突飞猛进,后来居上。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我们应当记住他们,在回望历史足迹的同时,不忘前行初心。


▲ 策划时开的讨论会




3制作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其实制作这个视频碰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问题,这次视频预期制作推出时间正好与我们团队的几位主创人员出去采风的时间有一定冲突,所以大家不得不抽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投入到视频制作之中。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我们视频中的很多细节都是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才最终敲定的,修改的过程中也有焦躁的时候,但最后还是调整好了心态,拿出了最好的作品。关于作品本身我们这次也有创新,众所周知科教类的宣传片往往很难调动观众情绪,容易让观众觉得枯燥无聊,于是我们大胆地把配音语速调快,轻快的节奏可以减轻些许乏味感,让观众能够更感兴趣。


▲ 策划时的讨论会


4有没有想到这个视频会带来这么好的反响?那对于现在大众对视频有这么高的评价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制作这一则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当然是希望越多人看到越好,但对于视频可能获得的反响,我们还真没有预估过。对于我们来说,视频的“完成度”重要过“知名度”,好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


我们之后有去翻看一些关于视频的评论,确实不少正面评价,对于视频本身的、对我们学校的,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但我们自己清楚地知道,视频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我们会虚心学习、精益求精,争取在日后呈现更加优秀的作品,展现我校风采。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这些航天精神不但伴随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成长,更是影响了大众和国家的发展。

而我们青年一代也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来铭记这份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往期精彩回顾

ECUT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大学生传媒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采访 / 雷京姗 郭雨熙

照片来源 / 文法学院大学生传媒中心

图文编辑 / 王家乐 郭雨熙

责任编辑 / 梁虎

投稿邮箱/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